本篇之初我先來介紹一下音樂理解活動的特征。經常有人問我,周老師,這首曲子給我這種感覺,你說我理解得對不對?我自己也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,聽一首曲子好不容易有點兒感覺了,又擔心自己理解得不對,最后對一下樂曲解說,十有八九對不上。為什么?研究告訴我們,聲音只有五種屬性能夠引起人們很粗糙的聯(lián)覺反應,這就必然導致了很多東西音樂都表現(xiàn)不了。比如明確的具體的視覺的東西,像家居、水果、長相,音樂表現(xiàn)不了。沒有具體感性特征的抽象概念,像博愛、平等、經濟、法律,音樂也表現(xiàn)不了。
大多少音樂作品的作曲家都沒有透露創(chuàng)作意圖,大家知道貝多芬有《命運交響曲》、《田園交響曲》、《英雄交響曲》,可能他的第一、二、四、七、八交響樂都沒有標題。莫扎特寫了40多首交響樂,海頓寫了100多首交響樂,都沒有說音樂表現(xiàn)了什么意圖,有的雖然給了一個標題,但是作品絕大多數(shù)部分也是沒有說明的。
給大家講一個笑話,這個笑話在音樂界廣為流傳,據(jù)說是真事。大家知道貝多芬最有名的是《命運交響曲》,表現(xiàn)了“命運在敲門”,很多人都知道。一位老哥去聽,聽到第一句“當當當當……”時,他說“呀,命運在敲門了”。繼續(xù)聽,他又說“又敲門了?”,再聽,他說“還敲個沒完了”? 作品表現(xiàn)什么意思啊,不可能從頭敲到底吧?絕大多數(shù)樂曲解說都包含了很多解說者個人主觀想象的成分,我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,只要是音樂內容的解說,跑不了解說者認為編撰的成分,不是他自己編的,就是他找別人一起編的。我都干過這活,上大學的時候,出版社要出一套嚴肅音樂的磁帶,想找人寫解說詞,說沒解說詞妨礙購買,我就把這活攬過來了,分給其他學生一起寫。一開始我們翻書找內容,但是找不著,根本就沒有,怎么辦?只好自己聽自己寫感受。作曲家在作品當中表現(xiàn)了什么,或者直接寫樂曲表現(xiàn)了什么,欣賞手冊、節(jié)目單、教材有哪個寫著“我個人覺得音樂表現(xiàn)什么”,沒有那樣寫的,只是因為站在一個權威的位置上,所以大家都信以為真。我甚至還要告訴大家,許多作品的標題都是后人加上去的,也不是作曲家本人給的。
大家都知道貝多芬最出名的是《月光奏鳴曲》,哪來的?咱小學生都知道,小學六年級語文課文有《月光奏鳴曲的誕生》,從小我就聽過這個故事:有一天晚上貝多芬在郊外散步,遠方傳來琴聲,貝多芬循聲找去,發(fā)現(xiàn)一個小盲女在彈貝多芬的作品,他很感動,就說“能不能讓我彈彈???小盲女不知道大師就在眼前說“好啊”,貝多芬就即興演奏了一曲,茫茫月光、湖畔月色,《月光奏鳴曲》就此誕生了。 這個故事就是編的,一小報記者編的,根本就沒有這回事。當初貝多芬就只寫了編號沒有標題的,一個小報記者杜撰了這個故事第一個放在報紙上,第二個就抄第一個的,第三個抄第二個的,三抄五抄作品就有了標題《月光》,七抄八抄就進咱們教材了,歷史就是這么誕生的!
偉大的美國作曲家格什溫寫過一部作品,叫《一個美國人在巴黎》,他首演節(jié)目單的解說詞是作曲家親自委托自己的好朋友寫的,資料來源絕對直接,里面有這樣一段文字“在一個陽光和煦的早晨,一個美國人漫步去愛麗舍廣場……走過一家敞了門的咖啡館……這位美國人過了河……”??烧l能聽出來這是法國巴黎愛麗舍廣場?根本就聽不出來。大家可能會說了,寫解說詞的瞎編,作曲家也不管管他?我再告訴大家一個震驚的消息,很多作曲家也參與了縱容這樣編造的行為。我在學校還干了這樣的活,別人來找我,說自己的作品完成了但還沒有起好標題,你們搞理論的是不是幫我想一個?我說,讓我聽一下;他說還沒演奏呢,沒有音響,不能聽。不能聽?不能聽也能起名字,怎么起?一般來說起抽象的。一個字抽象,叫“訴”,訴啥?訴啥都行!作曲的人說“好,就它了”。 音樂作品當中根本就沒有辦法表現(xiàn)標題、解說等等,這一方面讓我們因為聽不出來而產生挫折和沮喪感,另一方面也讓我們覺得音樂高深難懂,音樂家高深莫測。
“聽不出來”不是聽眾的錯,因為那些內容音樂根本就無法傳達。理解錯誤也不是我們聽眾的錯,因為以聯(lián)覺對應關系為基礎,音樂內容的理解一定是主觀的、模糊的、多種多樣的。不僅如此,我還要告訴大家,就連演奏家對同一個作品的理解都是千差萬別,那怎么要求聽眾和作曲家保持一致呢?演奏家尚且對作曲家的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現(xiàn),怎么可能要求我們聽眾的理解和作曲家的表現(xiàn)意圖一致?反過來說,連演奏家都這樣,咱老百姓有什么必要在乎自己的理解是對還是錯呢?我們說,“聽不懂”把一大批人擋在了音樂藝術大門之外,紙一樣薄的觀念障礙就把很多人都擋住了,而“理解錯誤”又把一大批人推出了音樂藝術的大門之外。
一個老先生跟我講,周老師,聽完你的講座我太感慨了,我本來是特別喜歡音樂的,我尤其喜歡聽二胡,每當音樂奏響,我就浮想聯(lián)翩,人生的諸般感受涌上心頭,聽了很多年都很好。改革開放以后,開始聽音樂欣賞講座,這一聽我才知道敢情這么多年來我全理解錯了,那音樂根本不是我理解的那個意思,我的理解全是錯的,它的解說我全聽不出來。很受打擊,從此以后不聽音樂了。今天聽了你的講座,我才知道,敢情每個人都可以在音樂當中體驗自己對人生的感受,敢情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想象投射到音樂當中去,連那么多那么偉大的演奏家們都是這么干的,我還有什么顧慮。今天晚上,我就要把以前喜歡的音樂拿出再聽一遍。
我們之所以強調“音樂何需懂”、“音樂理解何需正確”,是因為“要聽懂”、“要正確的理解”這樣的要求給我們聽眾背上了沉重的負擔,老怕聽不懂,使我們在音樂的大門之外不敢進入;老想聽懂,結果妨礙了本來有可能享受到的純聽覺之美。“怕理解錯誤”束縛了我們,想象力無法展開;一聽說“理解不對”,又產生了挫折和沮喪感。你想象,你有這么多障礙還怎么可能去熱愛這門藝術。
我們認為在音樂欣賞當中活動當中,體驗重于理解,體驗個人感受重于理解別人的意圖。聽不出來、理解得不對,無所謂,重要是“你覺得音樂好聽,你聽得舒服,你在音樂當中有你發(fā)自內心的感受”,這才是音樂審美活動最核心的價值所在。這里給大家兩個建議:第一,放松地聽,就像聽輕音樂一樣。第二,盡情地想,讓你自己的想象來完成音樂最后的生成過程。